admin 发表于 2023-3-15 10:17:10

游在云龙湖

午后的春光明媚且又多情,一条条斑斓的光线在人跟前交织交错,引领着明亮的眸子寻寻觅觅,寻觅着徐州城的良辰美景。据说,“云龙湖”可是徐州市目前唯一的5A级旅游景区,而且享有极高的赞誉,让我这个从微山湖上走来的游客兴致倍增,决定去一探究竟,也去叙一叙湖与湖的情缘。


徐州的公交系统很是便捷,几乎不用久等,三五分钟一个班次。云龙湖位于徐州市泉山区,是云龙湖风景区主要景点。在湖北路的“滨湖公园北门”站下车,热心的徐州市民告诉我,云龙湖就在拐角的不远处,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奔湖而去。拾级而上,偌大的云龙湖一点点地映入眼帘,湖风、湖光、湖味依次扑面而来,那种感觉简直是太美妙。“这是徐州人的爱情湖吗?”初遇云龙湖,我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上了层层台阶,便站在了笔直的湖堤,堤上绿树挺拔,红花待放,黄莺盘旋。要说最抢人眼球的,还是那成双结对的游人,恋人们或走或坐,或谈或笑,把春色拉得更长,将湖声引得更响亮,着实叫人既羡慕又渴望。蓦然间,真不知是湖成全了人,还是人成全了湖。
据了解,云龙湖东靠云龙山,西依韩山和天齐山,南偎泉山与珠山,北临繁华的徐州城,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城”。云龙湖原水面面积达5.8平方公里,陆地为5.6平方公里。云龙湖以湖中路为界,东湖周长约8.1公里,西湖长约7公里,全湖周长约12公里。
云龙湖原名“石狗湖”,最早形成于北宋。早在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时从宾佐僚吏游览云龙山、云龙湖,站在山上或湖边放眼眺望,一片洼地犹如一条大沟,其沟三面环山,一面临城。苏轼曾在《答王定民》诗中曰:“笔中好在留台寺,遥知旗队到石沟。”台寺即台头寺,石沟指云龙湖,故以形而名“石沟湖”,后讹传为“石狗湖”。
据《徐州风物志》载:“石狗湖,多雨时南山之水尽汇于此,积久不退,昔人作石狗镇之,故名石狗湖。”另相传,明万历年间,云龙湖边住一老石匠,石匠养一条相依为命的大黑狗。一天大黑狗被一财主打死剥皮为己治病。老石匠悲痛之余到云龙山上找了一块大石头,按大黑狗的模样刻一石狗置于湖边,石狗不仅能看家护院,而且湖涝时能吸水,湖旱时能吐水,百姓旱涝保收,石狗成了神狗。人们为纪念石狗,就把这湖叫石狗湖。
从湖堤顺台阶而下,波光粼粼的云龙湖令人惊叹不已,湖水如此碧绿,绿得发亮,绿得透彻,绿得让人充满想象。面朝大湖,碧波荡漾,由近及远,从大到小,犹如一块块翻滚的翡翠,就像一双双闪亮的眸子,前后簇拥,争先恐后,刹那间叫人目不暇接。云龙湖到底是绿得一尘不染,绿得无怨无悔,置心于碧波之间,俗世中的人还有几分纯粹或纯情?
沿着湖边的长廊漫步,水花拍着岸头,水声碰着心头。凭栏眺望,湖面上的船帆浩浩荡荡,半空中的水鸟星星点点,湖对岸的山峦重重叠叠......隔着湖朝周边望,只见山脚下的车辆如同蝼蚁一般,密密麻麻,来来往往,宛如嵌在湖周上的一颗颗滚动着的珍珠。重置一双望眼,湖边的喜怒哀乐在相互拍打,湖心的悲欢离合在此起彼伏,湖那头的锦绣前程在熠熠生辉,眼在湖面上游走,竟不知今夕何夕?
“扑通”一声,瞬时打破了云龙湖的平静,也牵扯走了我的视线和心绪。一位位热情高涨的游泳爱好者相继下水,一双双有力的臂膀划开一层层汹涌的波浪,向着彼岸,向着远方。蓦然回首,岸边的健身队伍越拉越长,有踢毽子的,也有扭秧歌的,全都朝着烟波浩渺的云龙湖,面朝大湖,不也是春暖花开吗?
漫步长廊,湖岸上的建筑错落有致,湖风擦亮了时代的坐标。走走停停,兜兜转转,不禁感慨良多,湖的魅力到底不止于其本身,还在于湖的底蕴,以及由湖而生的人文,难道人不应该是这样吗?
临别云龙湖时,一位地地道道的徐州人热情地向我吟起了关于云龙湖的诗句,“苔遥踏新绿,缓步龙山曲。清泉石罅中,澹澹流碧玉。酌之深我心,冷澈沁肌骨。”热情的徐州朋友自豪地对我说,“云龙湖不仅如诗如画,而且还有情有义!”我连连点头,果真如此!

作者简介:马加强,济宁微山县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微山县作家协会理事、任城区作家协会理事、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走上写作发表的快乐之路已经有十多年了,现定居在微山县城,工作于微山县公安局。擅长于散文、诗歌的创作,陆续有作品在《诗潮》《三角洲》《神州文学》《西北文艺》《现代诗美学》《今日微山》《济宁日报》《济宁晚报》《微山湖文学》等报纸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及各个省市的残疾人文学杂志上刊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在云龙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