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商用车出海,早已不是新闻。从陕汽在阿尔及利亚的“遍地开花”,到重汽在非洲的“高歌猛进”,头部车企的全球化故事屡见报端。然而,在浩浩荡荡的“汽车远征”中,鑫源汽车商用车的海外市场征程,或许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样本——凭借“接地气”的打法,在东南亚的街巷、南美的矿区、中东的烈日下悄然扎根,更在2025年上半年以30.1%的市占率,一举超越素有“微型车之王”之称的铃木(市占率19.1%),登顶越南微型商用车市场新王之位,印证了其全球化体系的强大实力。
“草根”商用车的新兴市场突围
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鑫源深谙此理。当一众车企在重卡市场“卷”得头破血流时,鑫源却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商用车市场的“毛细血管”——轻型卡车和微型货车。这类车型虽不起眼,却是越南小商户运载水果的“老黄牛”,是秘鲁矿工攀爬安第斯山脉的“铁脚板”,更是中东高温下穿梭于市集中的“耐暑骆驼”。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1年,国内市场受影响,目光长远的鑫源商用车,却将这一年的汽车出口量做到5000辆的突破,这其中,更有超过一半的销量皆来自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市场。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鑫源依赖的是实打实的性价比:比日系品牌低的价格,配上足以应对泥泞山路或沙漠高温的适应性改装,上演了一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好戏。
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并在2022年迎来行情爆发。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逐步复苏,顺势而为的鑫源汽车将触角伸向更远的中东和非洲。在南美的智利,鑫源汽车的年销量冲到了1500辆,跻身于中国品牌商用车的前十;在沙特,经过高温改装的微卡销量同比激增40%,硬是在日系品牌的“铁桶阵”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全年8000辆的出口量,60%的增速,看似不算惊艳,但对于一个缺乏国际光环的品牌而言,已是“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的坚实一步。其深耕越南市场所展现的精准定位与执行力,正是这场突围战的精彩缩影。
新能源赛道的“迂回战”与智造根基
如果说传统燃油车是鑫源的“现在”,新能源则是其押注的“未来”。2023年,当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内卷至“血流成河”,独辟蹊径的鑫源将电动微卡和微面推向海外,意大利物流公司采购500辆电动微车,泰国政府补贴政策下试点投放200辆,与特斯拉、比亚迪动辄百万的产能相比看似“九牛一毛”,但却暗合了《孙子兵法》中“避实击虚”的智慧:欧洲严苛的碳排放法规、东南亚激进的电动化补贴,皆为鑫源这类“轻量级选手”提供了错位竞争的空间。这份敢为人先的底气,源于其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打造的“鑫源智造”全球化创新体系。

作为中国首批出海的汽车企业之一,鑫源已布局形成了重庆高新区、涪陵、越南、意大利四大制造基地和全球10余家KD工厂,并在意大利、重庆设有设计与研发中心。产品已进入德国、西班牙、俄罗斯、韩国、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等全球50多个国家市场,全球服务网点超2000个,累积销量超150万台,为其新能源的海外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制造与体系基础。
没有谁的成功是偶然,新能源的海外进击之路也绝非坦途。比亚迪的电动大巴早已驰骋欧美,江淮的轻卡早已在南美所向披靡,长城风骏皮卡也在澳新市场站稳脚跟。相比之下,鑫源新能源车型仅占出口总量的10%,技术积淀和品牌溢价仍是短板。“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若不能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未来的鑫源或难逃“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窘境。
暗礁与曙光:本土化深耕的破局之道
鑫源的困境,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中国不少车企出海的缩影。一方面,国际巨头虎视眈眈——丰田的轻卡在东南亚仍是“金字招牌”,五十铃的柴油技术更被非洲客户视为“免检产品”;另一方面,国内“同袍”步步紧逼,福田、江淮、东风等企业的海外布局快马加鞭,留给类似鑫源这样的企业的“时间窗口”正在收窄。更棘手的是售后服务这一海外用户市场吐槽的短板:特别是在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一些司机时常抱怨,中国的车辆虽然便宜,性价比高,但换个零件却要等两周。“一语惊醒梦中人”,包括鑫源在内的中国商用车企业如果不能构建起高效的供应链和服务体系,价格的优势最终将沦为沙上之塔。

而鑫源在越南市场的实践,正努力破解这一难题。其销售网络遍布越南全国,拥有70余家销售网点,并通过FACEBOOK、TIKTOK等线上平台及线下品牌形象店对消费群体进行全面覆盖,更开创了越南商用车直播推广先河,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吸引力。售后方面,现有57个服务网点遍布越南全国的鑫源,在河内、胡志明等地设有16个售后网点,并拥有3个经越南登检局颁发证书的SRM品牌保修中心,力求让消费者能够随时享受到便捷服务。 这种深入本土的渠道与服务建设,是赢得市场口碑、对抗巨头护城河的关键。
但危机中亦藏转机。东南亚多国提高二手车进口关税,变相为中国新车“开绿灯”;埃及、尼日利亚等市场对高性价比物流车的需求井喷,而这些,正是鑫源这类“灵活型选手”的用武之地。如果能借势新能源的政策东风,将电动商用车打造成为“敲门砖”,并复制越南式的本土化深耕经验,或许如《周易》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结语:没有退路的远征
回望鑫源商用车的出海路,既无“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迈,也无“一剑曾当百万师”的传奇。有的只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坚持与韧劲:从越南的街角到智利的矿山,从燃油车的“蚂蚁搬家”到电动车的“投石问路”。这条路,注定崎岖——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这条路,也充满可能——新兴市场的蓝海仍在,中国制造的潜力未竭。越南王座的更替,全球网络的铺就,以及本土化服务的点滴耕耘,都在无声诉说着这份坚持的力量。
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写的那样:“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鑫源的海外故事,这场在夹缝中依靠智造根基与本土智慧闯出新天的远征,或许正是中国汽车全球化进程中,最真实、最耐人寻味的一页。
本文图片由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