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一路安“康”,一路安康。

高原的清晨似乎更早一些,透过窗子,山上的雾已经弥漫到了半山腰,随时有吞噬这座县城的可能。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纯洁。

临行前我们在成都购买了很多食物,以方便面和矿泉水居多。驱车前行一天,发现路上吃饭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方便许多,方便面堆了很多。由于住的旅店不提供早餐,索性,我们就以泡面应付。已是海拔3000多米了,开水依然滚烫,伙食依然很暖。

作为一名随行记者,我算是康迈的“外人”,之前与康迈的工作人员并不熟悉,有一人是初次见面,两人是“第二次握手”,但成都的一顿火锅之后,我们就熟络了起来,似乎成为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火锅,真是一个可以加深彼此情感的好食物。

曝光一张康迈小分队集体合影
一路上大家互相开着玩笑,彼此照顾着,遇见美丽的风景,还会下车一起拍个照,合个影,欢声笑语中似乎都忽略了我们正在一条十分危险的道路上驾驶着,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翻越“川藏第一高 川藏第一险” 海拔6168米雀儿山
有相遇就会有别离。我们的小分队和欧曼卡车在甘孜分道扬镳,甘孜距离欧曼卡车的终点白玉县很近,路况也相对较好。同行的两位工程师研究决定继续考察一下路况,利用行车记录仪采集路况影像,遂选择沿着317国道一直行驶到昌都,再通过川藏北线317国道回到成都(来时走的是川藏南线318国道)。



欧曼卡车驾驶员靳师傅
中午,我们在离甘孜不远的县城,找了家路边餐馆简单的吃了点,二素一荤,虽然卖相不好,但大家吃的很开心,价格还不到100元,经济实惠。
短暂的休整后,虽然两位工程师一路很辛苦,但再次启程,危险的路段还是由他们一直掌舵,看到接下来的路况还不错,我主动请缨接过方向盘,以便让他们稍事休息。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盛开……”开着窗户,奔驰在高原的水泥公路上,会令你不自觉的放飞自我内心歌唱起来。远处的雪山巍峨高耸,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色,我兴奋的有些不能自已。


不知不觉中,车行到了山脚下,路况突然艰难了下来,路面的砂石、泥坑,狭窄的几乎仅能容一辆车通行,车辆颠簸剧烈,找了个稍微平坦的位置,我果断的停下来将车交给老司机去开。


这才是刚刚开始,之后的行程更加惊险刺激。我们慢慢沿着这条路开始向上攀爬,目睹着海拔从3000多米上升到4000多米,海拔一度突破5000米,路边已经开始有些积雪,且不时的有雪花飘落。六月飘雪,在这里似乎很常见!

康迈工程经理袁华超(Charles Yuan)
狭窄的路边就是万丈深渊,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我紧张的眼睛不敢向下看,一旦我这侧靠近悬崖边时,车辆稍微颠簸一下,我的身体就会紧张的条件反射——脑袋有些疼,心跳有些快,就连随身带的“好吃点”饼干,包装袋也因为压强的改变开始膨胀。但,我的心情却特别、特别的激动。

爬山的过程中,我一直向车内的小伙伴们呐喊,“我快控制不住自己了”,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路况,炫、酷、爽、刺激!即使身体有些高反,但这种长时间的“极限运动”,也让我终身难忘。

到了垭口,看到石碑上面刻着的“川藏第一高 川藏第一险 海拔6168米 此处5050米 雀儿山”,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刚刚挑战了一项高原纪录。

即使路况如此艰难,一路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的卡车通过,这其中,不乏有匹配康迈轮毂的卡车穿行其中。记忆最深刻的要属一辆上面拉着挖掘机的卡车,想一想,拉着如此重量的物品,驱动在如此高危的路面上,卡车司机真的是令人敬佩的虎胆英雄。

沿途中,我向两位工程师请教,在如此艰难的路况下,会不会对康迈轮毂产生巨大的影响,二位老师用相对专业的一些术语告诉我:对轮毂影响较大的是侧向加速度,这段路虽然弯多,但行驶速度却比较慢,由此产生的离心力也较小,康迈轮毂完全能够胜任重压之下的艰巨任务。此外,康迈轮毂设计有通气孔,始终会保持着轮毂内外气压的平衡,对“高原反应”直接免疫。


和大自然相比,人类不过是渺小而脆弱的一粒尘埃。尽管兴奋与激情,但我们的身体最终没能抵抗过高原的力量。同行的唯一的一位姑娘张萧,从雀儿山下来之后就高原反应明显,脑袋疼、恶心、呕吐、浑身无力。当天夜里到达德格,张萧就住进了医院吸氧,另外的几个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反,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脑袋像针扎的一样疼。我很幸运,高反不强烈,基本可以坚持。


随后的一天,我们又翻越了几个垭口,矮拉山、雪集拉山……等等,全被我们甩在了身后,不过,海拔也越来越高,路况越来越差。所幸,一路都有惊无险,我们平安的到达了西藏昌都。


在翻越这些垭口的路上,每当遇到有匹配康迈轮毂的车辆停在路边,我们就会停下车来与驾驶员们交流,询问康迈轮毂的使用情况,告诉他们如何检查、保养。这其中有很多的藏民司机,他们友好和善,聊过之后会与我们说一声“扎西德勒”。


川藏线的沿途有很多机场,昌都也有。离开昌都后,我和张萧乘坐飞机离开,留下两位工程师驾车返回,继续他们的康迈探路之旅。坐在飞机上,我的内心多少有些不舍。确实,这几日的各种经历让我难忘。

有旅行经历的人都知道,过程越是辛苦,回忆越是很美。尤其是在与朋友交流时,多了一个人生的经历,多了一个讨论的话题。这次川藏之行,我深信会让我难忘许久。

图一:表示随着行驶里程增加海拔的变化情况。即从行程开始到结束期间海拔随公里数的变化情况

图二:表示车辆行驶线路,由图可知起点在成都,出发后沿318国道行驶。一直至108国道,之后转到317国道。终点在白玉县

图三表示,在不同速度和加速度区间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回北京后没多久,我就收到了袁工发送的路况采集图谱,通过分析之后我毫无惊喜的发现,康迈轮毂应对川藏线毫无压力。此外,袁工还向我透露了一个消息,康迈准备从美国引进轻量化的轮毂产品,以帮助中国整车质量的优化降重,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效益。通过数据对比,轻量化的产品对川藏线也完全适用。
优秀的产品应该被支持,川藏线的康迈仅仅是特殊工况下的一个缩影。如今,我们已在越来越多的车辆上发现了康迈轮毂,独特的外形,使其辨识度极高,这不仅是康迈的成功,也是中国卡车质量水平升级的一个成功表现。

安装康迈,祝您一路安康!我想,这是康迈的祝福,也是《卡车之友网》的祝福,更是身为记者的我的一个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