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球视野

为扭转卡车公众形象 奥地利烧钱做广告

日期:2016-03-07     来源:Das87     作者:佚名

严重超载、重大事故、尾气污染、满车泥污……LKW(卡车)这是人们提出卡车时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字眼”,这些负面印象对于这个承担着社会物流重要角色的行业来说并不相符。诚然,公路运输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连接供给和需求的运输系统,关系着国家经济繁荣。相当大部分货物最终到达终端用户需要依赖卡车这样的道路运输车辆。但是,如前言所述的负面印象,确实很大程度低估了卡车等道路运输系统的价值。如何有效的沟通和改善人们的固有观念?如何通过改善形象为行业带来更多价值?

 

1.jpg


这是一个PR的问题,很多欧洲运输企业通过涂装和彩绘的形式,确实很好的塑造起了卡车文化,这本身是积极的。可受限于受众的偏好,容易变成小圈子文化和影响。放之大众,效果不佳。为此,奥地利的非营利性运输行业组织logcom运营的“friends on the road(道路上的朋友)”后简称friends项目,让我们看到了卡车运输行业改善公众形象的另一条PR路径。


Friends项目概况 认可度高达70%

 

2.jpg


作为一家非盈利性机构,它主要以收取会员费的方式运行。目前已经有647家运输企业加入该组织,其中不乏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运输企业。

 

3.jpg


1、项目前身应该是源于21世纪初的一次行业形象公关活动:通过在全社会科普卡车运输的重要性,让大家认识卡车——“是人们奔跑在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朋友”,进入推动行业、大众认知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4.jpg


2、随后logcom将这个活动进行了更系统化的运作,就有了这个如今在奥地利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friends on the road”,经过十多年的合作、路演和交流活动,项目的大众知晓率高达90%,(估计和国内知晓脑白金的水平差不多)其传播价值不言而喻。

 

5.jpg


3、logcom为项目制作了一个醒目的形象(VI系统):以极其艳丽的黄色为底色,形象主体是半张矢量风格的笑脸,视觉上很温暖和亲和。成功的VI设计,也成为了项目推广的重要原因。项目授权和提供部分贴纸给各家会员企业,大家都争相推出了自己的friends涂装车(这也是我们做这期内容的主要原因)。不论是部分涂装还是整体涂装,这些可爱的笑脸如今已遍布奥地利各条道路上,70%的项目人群认可度也是成功的例证。

 

6.jpg


4、friends每年都会在奥地利各地举办大型公益路演活动,布展主题包含卡车“社会价值、安全知识、经济效益、环境友好”等方方面面,受众以周边社区群众为主,特别是小孩,现场有各型卡车展览体验和各种互动活动,当地人们还是反响很好的。

 

7.jpg

 

8.jpg

 

9.jpg


最近friends项目联合benz推出了卡车司机和驾驶促进项目,项目和驾驶学校无异,不过项目背后的思考很有意思:在奥地利,运输企业普遍存在10%-20%的岗位招工困难,新一代的年青人却不愿意加入到卡车司机行业,好尴尬!不知道生存和工作环境更加恶劣的中国企业运输业会不会迎来这样的问题?对此,我不做预测。只是隐约感觉中国也需要类似于friends的项目,毕竟任何行业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发展的转型过程,行业形象的重塑都必须跟上。

 

10.jpg


最后,本来是想配一个Friends系列的模型专拍了,可是条件问题没能系统拍起来,这期就先介绍这个组织吧,系列模型后面陆续放出。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原创"的所有稿件、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必需获得本网的书面授权才可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非原创稿件来源于客户供稿或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会尽快移除被控的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