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国务院升级油品 2017年开始供应国五油

日期:2015-04-2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李彪

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国务院要求高标油供应提速、扩容。昨日(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措施,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和企业技术升级。

 

189237.jpg


会议明确,2016年1月起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全境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将全国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提前至2017年1月;增加高标准普通柴油供应。


为此,会议指出,为完成上述任务,炼油企业将增加技改投资约680亿元,将带动装备等相关行业有效投资和生产。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移动源污染控制研究室副研究员岳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供应高标油对空气污染起到缓解作用,体现了环保需求。


国五油供应将扩到11省市
会议指出,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适应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是改善环境、治理雾霾等污染、促进绿色发展、增添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消费需求。


提升燃油品质是2013年9月出台的“大气十条”重要措施之一,根据要求,在2015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在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实际上,在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来源中,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一直难以回避。


2013年,根据国务院要求,环保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工作,目前,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已经全部完成源解析工作,成果已经上报国务院。


研究结果表明,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扬尘等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来源,约占85%-90%。其中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


机动车污染防治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意义重大,除了控制机动车数量、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等措施外,进行油品升级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会议确定,加快清洁油品生产供应,力争提前完成成品油质量升级任务。


根据部署,将从2016年1月起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区域,从原定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扩大到整个东部地区11个省市全境。同时,将全国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由原定的2018年1月,提前至2017年1月。此外,增加高标准普通柴油供应,分别从2017年7月和2018年1月起,在全国全面供应国四、国五标准普通柴油。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岳欣认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最发达、交通运输量最大、污染最重,有限保障这些地区供应高标油品,对于缓解污染具有积极作用。


出政策为推进高标油清障
受技改影响,炼油企业将增加技改投资约680亿元,可以进一步带动装备等相关行业有效投资和生产。


岳欣认为,现在高标油的推进速度很快,炼油企业对于推动高标油供应比较积极。


在2013年“大气十条”发布后,为消除提升油品质量带来的炼油成本上涨等问题,国家发改委随后印发了《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确定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的加价标准分别为每吨290元和370元;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的加价标准分别为每吨170元和160元。
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用市场的手段为高标油推进清障。


对此,有业内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际上,很多油企都在为提高油品积极做准备,炼油企业对于推动高标油供应比较积极,北京、上海、广州等很多地区已经要求供应高标油,一些没有要求供应的地区也已在积极供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较大幅度提前高标油供应,由于目前大气污染问题严重,社会关注度高,因此现在推动的时机较好。业界普遍对此充满信心。“确定的目标肯定能够实现。”岳欣表示。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原创"的所有稿件、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必需获得本网的书面授权才可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非原创稿件来源于客户供稿或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会尽快移除被控的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