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用车

带您认识冷藏车的前世今生

日期:2016-11-21     来源:瑞江汽车     作者:佚名

冷藏车的发展促进了食品及医药的现代化运输,提高了流通和普及率。北方地区的人们想品尝南方荔枝、大闸蟹的愿望不再是奢望;而南方居民想喝北方的鲜奶的想法也成为现实,“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情形也不会再出现。


那么,冷藏车究竟有什么样的神奇功效能让生鲜产品长时间内保鲜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冷藏车的制板工艺。

 

598-1611210ZR6109.jpg


冷藏车和保温车
很多人的印象中,冷藏车和保温车的概念几乎一样,都是达到保鲜的目的。实际上两种车型有共同之处,但更有其本质区别。


从保温方面来讲,冷藏车装载有制冷机组,温度可达零下10-18℃,不仅可以保持货物本身温度,还能持续冷冻货物让其不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而保温车的温度一般只能维持在零下3-4℃,仅仅只能保持货物自身的温度,并且运输路程越远存在的温差越大。冷藏车适合货物的长距离运输,具备持久冷冻能力,而保温车则只适用于较少货物短距离的市内运输。


冷藏车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冷藏车是由苏联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发明的,美国虽然也在同一时期出现了冷藏车但是晚了几年。苏联早期的冷藏车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木制厢体,第二种是金属框架配木围板,第三种是全金属的。而冷藏方法也有很大区别,有些配备端墙式冷却器,还有采用顶棚式冷却器,也有工程师克列依苗诺夫式盐水自行循环装置的冷藏车。


木制厢体冷藏车在1937年以前装有端墙式冰笼的车型都属此类,这类冷藏的车身由木制框架、木制围板组成,厢体稳定性和牢固度很差,常出现车体和底盘发生移动现象。


金属构架木围板冷藏车,这是第二类采用端墙式冷却器的冷藏车,结构上要比木制厢体冷藏要完善。这类冷藏在1937年布良斯机车制造工厂投入生产,但因车厢的容积却得不到大的改观产生局限性,不久即被市场淘汰了。


全金属冷藏车于1946年苏联铁路运输研究院制定了技术任务,有一个工厂根据技术任务设计了全金属结构的冷藏车,并自1948年开始制造装有端墙式冷却器全金属结构的冷藏车。


制板工艺的发展
现代的冷藏车部分保留了苏联时期的金属结构设计,但是制板工艺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第一代冷藏车采用的是整体注入发泡金属蒙皮结构。第二代和第三代冷藏车大多采用整体注入发泡玻璃钢结构。而目前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制板工艺是全封闭聚氨酯板块粘结玻璃钢结构,在第二代和第三代冷藏车制造中均有使用。这种工艺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粘结剂,另加垫层,保温材料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导热系数低,强度高。板块粘结用高强度、高密封性胶合剂,形成一个整体。


从冷藏车发展历史再到我国制板工艺的发展不难看出,冷藏车的整体发展趋势是采用先进的制板技术降低车厢的重量,提高车厢的保温性能,以进一步提高冷藏车的载质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