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零部件

致那些将要消失和崛起的轮胎品牌

日期:2016-02-22     来源:商用车新网     作者:佚名

1934年10月,上海大中华橡胶厂生产出国内第一条汽车轮胎,定名为“双钱”,产品有30×5和32×9两种规格,日产量7-9条。

 

135246svatsssssyto0o9t.jpg


这一事件,打破了当时国外轮胎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


从那时到现在,中国汽车轮胎经历了80多年的历史。


众多品牌诞生
从2005年起,中国汽车轮胎年产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并形成了产品齐全完整的轮胎工业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消费国,轮胎产品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汽车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轮胎需求量也跟着水涨船高。


于是,国内外轮胎企业纷纷开始抢占这块广阔的市场,一个又一个轮胎品牌相继诞生。而同时,产能过剩也成了轮胎行业自己给自己埋下的重大隐患。


巨头不断购并
参考当今世界一线轮胎品牌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强大之路不是那么简单走出来的。


中国轮胎行业“人满为患”的最终发展结果,就是市场上不会再有如此多的轮胎品牌继续存在。


在连续几年的世界轮胎75强排行榜中,普利司通、米其林及固特异三巨头的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维持在30%~40%之间,而中国大陆前10家轮胎企业销售总额占比大概在10%左右。


在这些轮胎巨头崛起的过程中,并购成为其成长壮大以及抢夺海外市场的有力手段。


以中国市场为例:


美国固特异在1994年并购大连橡胶总厂;


法国米其林在1995年并购沈阳轮胎总厂;


日本普利司通在1996年并购沈阳第三橡胶厂;


这些轮胎巨头通过类似的并购,成功打入中国轮胎市场,并持续占领市场份额直到如今。


消失和崛起都是必然
如今在中国,本土的轮胎企业也大有赶超崛起的趋势,比较大的轮胎品牌,如中策、风神、玲珑、万力、双星、三角、赛轮等,都在向轮胎强企的目标前进。


除去这些实力较强的轮胎品牌让人看到希望外,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品牌,在市场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随着出口市场不断受阻,很多轮胎企业开始把目光更多放在国内,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相比于国外,中国国内企业在并购方面还欠缺经验,但近两年,也有不少轮胎企业间的并购,像2015年中化收购倍耐力。


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中国市场,一部分轮胎品牌将会消失,还有一部分企业成为轮胎代工厂,为数不多的超级轮胎企业也将会出现。


因此,中国也会诞生能够在世界上驰骋的轮胎巨头,这些巨头可能是中策,可能是风神,也可能是万力、三角、赛轮或者其他企业。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