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零部件

中国轮胎遭“双反” 政府怎么说?

日期:2016-09-05     来源:轮胎商业     作者:佚名

2016年9月2日,中国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回应了国内外媒体高度关切的热点敏感问题。其中关于美中的轮胎双反调查案件(8月2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进口的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是否倾销的初裁结果,认定存在倾销行为。基于倾销幅度的初裁结果,美国商务部将通知美国海关对中国出口的上述产品征收保证金),实录如下:

 

5.jpg


问:美国商务部8月29日宣布初裁结果,认定从中国进口的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存在倾销行为。基于倾销幅度的初裁结果,美国商务部将通知美国海关对中国出口的上述产品征收保证金。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6.jpg


答:我们注意到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作出的反倾销初步裁决。自2007年开始,美方已先后对原产于中国的多个轮胎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并采取措施,导致中国轮胎产品对美国正常出口严重受阻,中国轮胎企业强烈反对美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行为。实际上,美方频繁对中国产品设限,对其下游用户利益也造成了重大影响,一些美国主要轮胎企业并不支持。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磋商、合作等方式化解贸易摩擦,慎用贸易救济措施,更反对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中方将继续支持企业就本案依法进行抗辩,同时将坚决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中国产业的正当权益。

 

7.jpg


评论:
有人认为中国政府对于轮胎企业的支持行为和美国北卡罗拉那或佐治亚州政府为吸引那些能创造就业岗位、拉动经济的工业 项目提供经济奖励并没有区别。然而事实上,中美的政策的确类似,但补贴的规模却不相同。


美国州政府可以提供项目成本的10%-20%作为津贴,但西方从多渠道听到传言(从未被官方证实)说,地方政府在轮胎企业搬迁过程中提供的补贴甚至与建厂总成本相当。补助有的以“土地性质变更许可”(工业用地转为居住用地)形式,有的则以税务减免或其他形式提供。这种不明确的补贴机制在西方可能会被视作“贿赂行为”,而甶于中西方商业环境与行为习惯的不同,这种现象在中国其实很普遍。

 

8.jpg


西方非常重视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信息的透明/准确性,也非常重视双方交流的产出,而中国那种“包涵了荣誉与信任的不成文规则”则很难转化为清晰的协议。


我们知道中国生产的全钢胎已在世界各国引发了一系列反倾销调查,这肯定不是巧合。美国在处理该问题的态度肯定比欧盟强硬的多,今年早些时候欧洲私人轮胎翻新企业曾也向 政府就中国轮胎提出抗议,但欧盟认为他们的盈利能力正在 增长,因此驳回了他们的提议。


                                  

  • 【责任编辑:张东旭】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