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卡车文化

东风乘用车“千里汉江东风行”走进安康 守护美丽母亲河

日期:2025-05-13     来源:东风乘用车     作者:小编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月11日,东风乘用车“千里汉江东风行”守护母亲河公益行动第二站走进陕西省安康市。继首站宁强县溯源行动后,此次“千里汉江东风行”聚焦青年力量培育,联合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发起生态倡议,呼吁青年群体共护汉江清流,传承绿色发展使命,为建设永续优美的生态环境凝聚合力。

 

图片11.jpg


绿色使命:以科技实力践行“双碳”目标

 

图片12.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为中央企业,东风乘用车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目标,投入6000万元完成涂装车间水性漆改造和清漆废气深度治理,年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200吨;打造工厂屋顶光伏系统,年发电量达2600万度,覆盖50%-75%的满产用电需求;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实现单车能耗降低37.8%、危废减量20%,真正践行“造节能环保的车,节能环保地造车”的承诺。

 

图片13.jpg
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副总部长庞风华现场发布《绿色东风赋能生态环保倡议书》


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副总部长庞风华现场发布《绿色东风赋能生态环保倡议书》,呼吁青年群体做绿色理念的“践行者”,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自觉;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用点滴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做生态保护的“创新者”,为汉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方案。

 

图片14.jpg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文斌致欢迎辞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文斌在致辞中表示,“千里汉江东风行”活动走进安康职院,彰显了央企担当,更为学院师生守护两岸青山、一江碧水提供了榜样示范。希望以此为契机,校企双方深化合作、加强推动,培养更多契合新质生产力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汉江永续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多元共治:二十年守护铸就“一江清水”

安康地处秦巴山区东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汉江流经境内340公里,常年流量262亿立方米,占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63%,成为丹江口水库供水量最多的地区。多年来,安康扎实推进汉江水质保护工作,建立“河湖长制+志愿者”护河机制,动员全民参与守护汉江水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图片15.jpg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王少泽作主题分享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王少泽通过《践行两山理论 守护汉水碧波——安康水资源保护二十年变迁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分享,回顾了安康二十年治水历程,从粗放式开发导致水质恶化,到通过制度创新、智能化监管、全民共治等举措实现地表水优良率达100%,安康逐步探索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的“双赢路径”,为汉江流域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图片16.jpg
东风乘用车向学院捐赠东风纳米01

 

图片17.jpg
东风乘用车为学院“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捐赠环保用具


活动举办当日正值母亲节,让此次守护母亲河行动更具深意。爱心环保捐赠环节,东风乘用车向学院捐赠由旗下绿色工厂生产的纳米01,为学院“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捐赠环保用具。捐赠行动是对汉江守护者的真挚致敬,更是以高校为桥梁,将绿色环保理念传递给年轻一代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生态保护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学院师生代表通过舞蹈和民歌表演,展现汉江文化魅力,传递守护母亲河的坚定决心。


绿色未来:从汉江行动到可持续发展标杆

 

图片18.jpg
与会领导嘉宾、师生代表共同签署《我的汉江承诺》

 

图片19.jpg
“绿能挑战赛”环节


以行动誓言守护一江碧水,与会领导嘉宾和师生代表现场共同签署《我的汉江承诺》。“绿能挑战赛”环节中,师生们通过视频短片更直观地了解了东风乘用车的工厂减碳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科技,生动感受新能源与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在纳米01后备箱集市,学院同学们纷纷在东风纳米01前驻足,拍照发动态打卡,赢取东风文创产品,进一步了解东风汽车的绿色制造理念。

 

图片20.jpg
纳米01后备箱集市


“千里汉江东风行”活动队伍还开展了“生态研学”之旅:走进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了解学院生态教育成果;参观安康高新区规划展览馆,学习汉水流域生态文明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成果;探访安康博物馆,感悟秦巴汉水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片21.jpg
东风纳米01车队


后期,东风乘用车“千里汉江东风行”将沿汉江流域推进丹江口、襄阳、武汉等城市公益接力,陆续走进乡村、走进工厂,以实际行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让一江清流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注脚。


                                  

  • 【责任编辑:石英豪】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原创"的所有稿件、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必需获得本网的书面授权才可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非原创稿件来源于客户供稿或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会尽快移除被控的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