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当上海国际车展的镁光灯聚焦于展台上那辆棱角分明的“全域皮卡”时,广汽领程正悄然完成一场关乎企业命运的蜕变。从广汽日野到广汽领程,改变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名称,而是一个时代的跨越。在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战场上,广汽领程以Deepsky微晶电芯为矛,以智链生态为盾,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新智造商业业态。
2025上海车展广汽领程发布会现场
基因裂变:百年传承与未来科技的碰撞
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广汽领程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精妙的化学反应。当广汽集团的新能源基因与日野汽车的百年造车经验相遇,迸发出的创新能量令人惊叹。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将日野对商用车的深度理解融入到广汽的新能源技术体系,形成独特的具有竞争力的双螺旋创新结构。
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 广汽领程总经理 张志勇
在GAIA自适应智能架构的研发过程中,这种融合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智控底盘系统以每秒1000次的扫描频率感知路面变化,配合四轮分布式驱动电机瞬间迸发的12000N·m扭矩,让重达数吨的商用车甚至拥有了比轿车还灵敏的操控性。这种突破性的创新,正是源于对传统机械结构的一种重构,将数字化思维注入百年商用车制造经验的血脉之中。
广汽领程皮卡总经理 杜培源
更令人瞩目的是Deepsky微晶电芯的突破。这款专为商用车设计的动力电池,在安全性指标上树立了行业新标杆:400KN耐压强度远超国标,130℃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零起火、零爆炸”的本征安全。而140Wh/kg的质量能量密度,则让整车减重超过400kg,相当于每辆货车每天可多装载半吨货物。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商用车用户实实在在的运营收益。
智慧生态:从产品创新到产业重构
广汽领程的智慧革命,远不止于单个产品的突破。当华为兆瓦超充技术遇上商用车专属快充体系,15分钟补能的闪电速度正在重新定义物流行业的运营效率。1.44MW的充电功率,这种彻底打破商用场景续航焦虑的跃升,让新能源商用车的运营半径突破了传统认知的边界。
广汽领程首席技术官于维东与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俊海共同发布广汽商用车自研电池
在智链生态的构建中,四大核心系统的协同效应尤为突出。鲸仞智驱电驱桥的50000Nm轮端扭矩,结合海纳智控热管理系统的毫秒级能效优化,让车辆在-20℃极寒环境下的续航提升15%。这种系统化创新思维,正在将商用车从单一运输工具转变为智能移动终端。
鲸仞智驱电驱桥
最具有颠覆性的是全域皮卡GAC PICKUP 01展现的场景革命。当车辆自动展开露营平台、智能接通电源时,商用车首次突破了工具属性桎梏,成为连接工作与生活的移动空间。这种未需先应的智能体验,预示着商用车正在从冰冷的生产资料向甜蜜的生活伙伴进化。
零碳蓝图:全球视野下的生态突围
在广汽商用车“135发展战略”的蓝图中,智慧生态的构建始终与全球碳中和目标同频共振。通过MTB一体化压铸技术实现的195Wh/L体积能量密度,让电池包空间利用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海纳智控热管理系统
智链生态的全球布局同样令人振奋。五大标杆工厂构建的十亿分之一级品控体系,将中国智造标准推向世界舞台。当弹匣电池技术实现4500次循环寿命,对应200万公里行驶里程时,中国商用车在新能源核心零部件领域建立起的全球竞争力正越来越强。
弹匣电池技术
这种生态突围的深层意义,在于重构产业价值链。从矿山到公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制造到服务的云端协同,广汽领程正在将单点技术创新转化为系统性的产业优势。当物流效率提升25%转化为用户每年20万元的增收空间时,智慧生态的经济价值开始显现。
结语:破局者的远见
站在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广汽领程展现的不仅是几款概念车型或PPT上的技术参数,而是一个完整的智慧生态图景。从Deepsky电芯的本征安全到智链生态的全球布局,从全域皮卡的场景革命到兆瓦超充的能源重构,这家企业正在用系统化的创新思维解构传统商用车的产业。
百川智联网联架构
当行业还在争论电动化与氢能究竟谁的市场前景更广阔、谁的技术路线更久远之时,广汽领程已经用“纯电+氢燃料”的双轨战略给出了答案;当一些企业还在纠结单车性能参数时,广汽领程的智链生态已经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价值网络。这种超越产品层面的生态竞争,或许正是广汽领程未来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
广汽领程新名称、新产品、新技术全球首发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