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零部件

博世重点布局汽车方向 柴油机仍有空间

日期:2015-11-09     来源:中国卡车网     作者:郝记

近日,位于德国雷宁根的博世中央研究院正式启用。


“中央研究院就是博世自己的‘斯坦福’。之所以将原来三个研究院集中起来,目的是在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下,将跨学科的研究人员放在一起,希望碰撞出新的创意。”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邓纳尔博士自豪地说,“汽车技术的创新,不再是专业领域的单兵作战,而是多领域的融合。前瞻技术研发是博世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

 

238475.jpg!600.jpg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技术颠覆性大变革的前提下,博世确定未来的四个重点方向是: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和清洁能源化。


柴油技术仍有空间
作为大众2.0升EA189发动机的供应商,博世有没有受到“大众尾气排放作弊门”的影响?


研究院启动仪式上,面对媒体的提问,邓纳尔谨慎表示:“目前这个问题还不能回答,但柴油汽车和技术并未受大众丑闻影响。”


美国相关官员此前已经确认,博世提供的管理软件并没有预设识别测试环境的作弊程序。邓纳尔确定,柴油机的能源清洁化技术未来仍有空间。


尽管博世没有明确表示是否完全置身大众丑闻之外,但德国官方似乎已经做出明确判断。研究院启动当天,德国总理默克尔亲临现场,并且就德国汽车技术创新和对工业4.0发展的意义做了演讲。


大众尾气排放作弊门爆发后,市场对柴油车技术提出了疑问。事实上,在检测等方面,在德国,汽车行业和监管方一直有多方面的合作。


此前欧洲已经计划,将尾气检测手段由实验室检测,过渡到实际工况检测,即真实道路排放。德国大众尾气排放作弊门后,这个进程可能加快。


博世确认,柴油机清洁化仍有空间,对柴油汽车未来的发展也有信心。“电动车虽然是未来的方向,但内燃机也要发展。”博世在汽车动力技术发展的整体路线是:立足内燃机,瞄准电动技术。


和整车厂抢夺电池技术
未来电动化发展,可能一些老牌汽车技术公司的技术优势减弱,这是博世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比如,电池、电机、电控取代原来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博世确信,电动化的核心技术是电池。电机、电控在某种意义上并非新技术,应用于其他行业已经很长时间,技术较为成熟,本身满足汽车使用需求并没有难度。


而电池的安全性、续航里程、充电速度、重量、成本等等,都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应用和商业化前景。电动车的核心竞争技术是电池技术,这是业内共识。


博世早就在美国研发中心、中国研发中心和德国研发中心研究电池。“特别是中国市场,政府非常重视和扶持电动汽车发展,我们在中国有电动汽车研发非常强的团队。”邓纳尔说。


去年,博世收购了美国加州的新兴公司Seeo。Seeo公司有领先的电池技术,特别是新型的固态电池。在全球多个研发中心的合作下,博世宣布已经开发出不含液体电解质的锂电池。这款电池不需要冷却系统,并且不像传统的锂电池存在起火风险。


对于动力电池的商业化前景,博世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在2020年之前发售一款固态新型电动汽车电池,能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一倍,同时成本减半。


据博世相关人士透露,博世的电动车技术目前不仅在中国供应给了一些生产商,特别是在意大利,博世为菲亚特500e车型提供了电池、电机、电控系统。


无人驾驶商业化已很近
默克尔当天试驾了博世的无人驾驶汽车。邓纳尔宣布,博世将在2018年实现自动泊车技术的商业化,在2020年实现高速无人驾驶。


博世无人驾驶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感应器技术。感应器最早应用于汽车,比如控制安全气囊等,后来逐渐应用到电子、电器等,比如手机。感应器的发展趋势是体积更小、能耗更少、成本更低。


“目前全球手机市场75%的感应器由博世提供。博世总计供应了60亿个感应器,其中今年就提供了16亿个。”博世中央研究院负责人称。博世前瞻研究的目的是,将很多技术预备好,等市场需要类似的技术时,保证能拿出的技术领先行业竞争者。


感应器技术的应用,不止促使了汽车智能化发展,而且让博世瞄准了智能家居。去年9月23日,博世集团以30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西门子旗下所持有的博西家电50%的股份。


技术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去行业化,互联网、智能化等技术让汽车、家居、IT等等领域逐渐融合。“博世中央研究院设立了很多工程师交流区,将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融合,跨行业创新这是未来研发的趋势,也是汽车发展的趋势。”邓纳尔说。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