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专栏

张海莹: 十年铺路,地上铁不为与谁赛跑,只为行业“连”通万象

日期:2025-10-14     来源:卡车之友网原创     作者:王晓辉

深秋的深圳没有一丝寒意。地上铁新能源车服网络创始人张海莹缓步走上讲台,目光扫过座无虚席的会场。这是2025年的创连大会,也是地上铁的第十年。
 

“谢谢这十年,你们愿意陪着地上铁走过这些不好走,但必须走的路。”作为 地上铁新能源车服网络董事长兼CEO,张海莹的开场白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沉淀十年的真挚。她身后的大屏幕闪过一张张老照片——向领导介绍新能源车产业前景的青涩,“物博会”上争取路权支持的执着,双“十一”前夜团队备战交付车辆的不眠不休。这些定格的瞬间让台下不少老伙伴眼眶湿润,那些共同经历的奋斗岁月仿佛昔日重现。
 

张海莹:十年铺路,地上铁不为与谁赛跑,只为行业“连”通万象(给新建发)300.jpg

 

十年风雨兼程,张海莹将这一切归功于国家政策的持续铺路。“从‘十一五’的十城千辆,到如今‘十五五’开局的创新浪潮,一系列政策为新能源车推广铺设了明确的路径。”在她看来,2025年之所以成为行业拐点,正是因为政策指明了方向,市场创造了需求,技术提供了工具,生态给予了支撑,这四重力量的叠加正在催生前所未有的万象更新。
 

特别是如今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浪潮,让张海莹的眼中闪烁着务实的光芒。“AI在我们公司已不再是高科技名词,而是深入各个场景的实际应用。”她描绘着AI如何提升调度效率、优化供应链交付计划、提高定损准确度、降低出险率。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正在点滴汇聚成行业效率提升的洪流。有道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地上铁如今正在做的,就是把每一个变量沉淀为可复制的能力。


当屏幕切换到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的数据时,张海莹敏锐地指出,这背后是整个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的深刻变革。“运载工具不再只是运输工具,它正在成为移动的节点。”张海莹坚信,车、路、货、场的全面连接将倒逼整个行业进行效率革命。这种从规模化扩张向效率革命的转变,同样也是地上铁始终坚守的初心。
 

张海莹:十年铺路,地上铁不为与谁赛跑,只为行业“连”通万象(给新建发)785.jpg

 

十年磨一剑。张海莹回忆起创业初期的筚路蓝缕,彼时新能源车规模化应用刚起步,客户最关心的是“半路抛锚怎么办”、“充电覆盖不到场景怎么办”。为解决这些痛点,地上铁提出“桩随车走,车随客户走”的口号。这个朴素的承诺,驱动着地上铁践行“客户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的初心。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条清晰的演进路径:从2015年落成第一个充电网点起步,到2016年构建起综合交互的服务场站;从2018年与车企共同定义首款定向开发车辆,到2019年建立自营维修场站以保障运营无忧;从2022年发布车关一体化的智慧平台,到2023年推出TEO成本模型精准提效,再到2024年牵头共建新能源安全联盟——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扎实脚印。十年间,地上铁将这套历经锤炼的模式复制到200多个城市,从三亚到黑河,从双鸭山到喀什,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的边界,将服务深深扎根到每一个真实场景与用户末梢的需求里。
 

更让张海莹欣慰的是,通过全国2000多个服务网点,地上铁正在为数以十万计的司机提供稳定的增收平台。“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连接。”连接八大行业,连接8000多家客户,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物流,连接伙伴间的信任,这些连接让智能服务网络越来越立体,平台能力越来越精细。
 

张海莹:十年铺路,地上铁不为与谁赛跑,只为行业“连”通万象(给新建发)1320.jpg

 

“如果有人问我们是否已经走出了一条路,我想说,我们还在路上。”张海莹语气谦逊,“如果非要说走出了什么样的路,那就是‘脚踏泥土,仰望星空’。” 张海莹语气铿锵,她坚信,唯有踩实每一个场景,才能真正理解客户需求;唯有坚守产业落地的初心,才能等到仰望星空的璀璨时刻。
 

未来已来。面对未来十年,张海莹清晰地定位地上铁将继续扮演“连接器”的角色。“我们不是要跑赢谁,而是要助力整个行业跑通更多可能。”她冀望打破产业中的信息孤岛,让能源网络、信息网络和实物交互网络连成一体,让产业链上的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找到自身的价值定位。
 

“太卷了,只有做价值创造和价值连接才能实现共赢。”张海莹提出,行业需要共同建立标准,形成规范的SOP,真正做到“车同轨、书同文”,唯有这样,才能让产业健康发展,让红利真正普惠到终端用户。在她看来,新能源物流行业的蓬勃春天从来都不单靠政策或资本的催生,而是依赖每一位从业者用踏实脚印连接起来,把小的市场机会培育成大的发展格局。
 

张海莹:十年铺路,地上铁不为与谁赛跑,只为行业“连”通万象(给新建发)1745.jpg

 

“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强更好的人。”张海莹寄语所有的深耕者能够聚沙成塔,破局者能够万象更新。“特别是随着无人车、无人机等智能载体的不断涌现,只有统一标准、深化共识,通过互联网和AI的深度应用,才能串联起更多场景,实现整个行业的共生共荣。”
 

张海莹:十年铺路,地上铁不为与谁赛跑,只为行业“连”通万象(给新建发)1875.jpg

 

灯光渐亮,掌声响起。这掌声,不仅为地上铁的十年历程,更为一条被共同蹚出的产业之路,一个被清晰照见的未来。张海莹的微笑里,蕴藏着一路走来的万千感慨,也凝聚着继续前行的无比坚定。拐点,从来不是一个静止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革新,也并非颠覆一切的狂飙,而是连接万物的细水长流。在她描绘的蓝图中,新能源物流的篇章才刚揭开序章,未来的画卷正待所有生态伙伴共同执笔。
 

正如古语所云:“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当产业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河,当每一个孤岛被连接成广袤大陆,地上铁迎来的将不是一个企业的独舞,而是整个行业的合唱。脚下,是过去十年与伙伴们共同铺就的坚实路基;前方,是政策、技术、市场与生态四重力量交汇成的星辰大海。地上铁与它的同行者们,将继续作为这片沃土的耕耘者与连接者,以每一个扎实的运营节点为锚点,以每一次价值的共创为帆,驱动着新能源物流的航船,驶向一个更具效率、更普惠、也更智能的崭新十年。这条路,必将越走越宽。


                                  

  • 【责任编辑:徐新建】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原创"的所有稿件、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必需获得本网的书面授权才可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非原创稿件来源于客户供稿或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会尽快移除被控的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