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在中短途运输场景中,未来三年内,95%的重卡将全面切换为电动车。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目前存量约400万台中短途重卡将几乎全部被置换。”不久前,零一汽车创始人、CEO黄泽铧在零一汽车小满好运来上市发布上对新能源重卡未来走势表达了乐观预期。
众所周知,在技术进步,以及政策支持和需求释放的多重因素作用下,自2024年以来,新能源重卡进入了新一轮的市场爆发期。除了在中短途运输领域继续提升占比,还开始向长途运输场景加强渗透。今年5月,在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发布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CEO曾毓群也曾表示“根据我们的推测,未来三年,重卡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到50%”。
事实上,我国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自2009年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以来,在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支持下,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最新发布的重型货车北斗营运证入网销量显示,今年1-8月,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9.80万辆,同比大增188%,实现连续31个月的同比增长。截止8月份,新能源重卡销量超千辆的省级行政区已达23个,这充分反映出新能源重卡的适用范围已从区域化向全国化迈进的趋势。
在此形势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趋势,行业内对新能源重卡推广和应用给出积极预测自然值得期待。 当然,经济发展和供需形势有起有伏,新能源重卡市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满足场景需求和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新能源化不断提速的重卡行业已经进入深刻变革时代。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进入2025年以来,新能源重卡市场持续爆发有别于以往“政策红利”的单一作用,而是多种因素叠加。
首先,以纯电技术路线产品为代表的技术提升,为用户带来长续航、更可靠、高安全的充换电解决方案;其次,在“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指引下,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极大带动需求释放。
说到底,新能源重卡相比于同级燃油车辆具有更出色的经济性,这一点是其赢得越来越多用户青睐和信任的关键。
一方面得益于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一方面得益于用户接受度更加广泛,纯电重卡(含换电及充电类)一直是我国新能源重卡阵营主力军,2024年销量占比新能源重卡91.3%,2025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占比新能源重卡97.7%。
尽管燃料电池重卡和混动重卡在新能源重卡中的占比并不突出,考虑到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方向,氢能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持续提升,不难预见燃料电池重卡和混合动力重卡仍有巨大上升空间,假以时日必然与纯电重卡在绿色运输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共同促进新能源重卡产业发展。
新能源重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重卡新势力”的及时介入。2018年7月,比亚迪首批纯电动智能泥头车在深圳开启规模化示范运营。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正式迎来规模化发展。
来自网络公开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自2018年截至目前,我们销售新能源重卡累计约25万辆。今年1-8月份,全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9.80万辆,已超出2024年全年水平(8.2万辆)。新能源重卡销量排行榜TOP10阵营的前三甲分别是,三一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1.58万辆,同比增长180%,整体占比16.08%;徐工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1.55万辆,同比增长177%,整体占比15.87%;一汽解放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1.44万辆,同比增长317%,整体占比14.73%。
新能源重卡销量排行榜TOP10阵营中的三一、徐工,以及宇通新能源,均为重卡行业“新势力”,在新能源重卡发展最初阶段便精准聚焦纯电重卡,从消除用户需求痛点着手突破创新,对产品不断优化和升级,进而赢得良好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新能源重卡市场中,作为重卡行业传统领军的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和陕汽集团销量彼时还处于下风。但随着从技术研发、产品布局到营销渠道建设的全面发力,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和陕汽集团迅速跻身市场前列,充分展现出了行业领军企业的硬实力。值得关注的是,鉴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强势表现,一汽解放大有问鼎2025年新能源重卡销冠的可能。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据媒体统计,截止目前,我国涉足新能源重卡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多达45家,如果市场符合预期,就意味着这45家企业在未来三年内,理想状态下,每家企业将平均获得9万台的市场“蛋糕”。
无论是“三年置换400万辆”,还是“渗透率有望达到50%”,显然都是行业内对新能源重卡市场的积极乐观预期,就当前市场环境而言,尽管新能源重卡市场进入了爆发期,且在2025年还会再创历史新高,但未来新能源重卡的推广依然面临着电池技术局限、初始购置成本偏高、补能基础设施滞后、车身自重重等问题的困扰。此外,随着新能源化规模日益扩大,如何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如何规范二手车市场,如何解决环保问题等等,均有待全行业倾力贡献有效的解决方案。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