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卡中卡

不平凡的一甲子 国之重器的艰辛与辉煌

日期:2016-11-03     来源:商用车新网      作者:孙伟川

从一家默默无闻的汽配厂,发展成为年产销整车超过17万辆的大型商用车集团。重汽的六十年,是一部励志的奋斗史。在这部发展史上,重汽曾遭遇过一穷二白的艰辛,也经历过独占鳌头的辉煌。但无论怎样,中国重汽书写的一幕幕激情与奋进的创业篇章,值得所有人铭记。

 

1.jpg


重汽人勇担重任 填补重型车空白
历史不会忘记——1956年,在中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年代,是老一辈重汽人挺身而出,主动担当起为国家制造重型汽车的重任。


当时,中国百废待兴,汽车工业也刚刚起步,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力量造重型车,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但重汽人没有放弃,为了实现“造车强国”的梦想,他们奋勇前行。


由于没有样车,时任济南汽车制造厂(重汽前身)副厂长的王子开只身来到北京,冒着刺骨的寒风,蹲守在北京长安大街,在零星驶过的卡车中仔细寻觅。当一辆8吨捷克斯柯达卡车进入王子开视野时,他激动万分,立刻上前询问车型参数,而正是这份详细的数据成为中国第一辆重型车的制造“蓝本”。

 

2.jpg
第一辆黄河牌汽车


“蓝本”在手,却没有任何技术设备,造车依然困难重重。这次重汽人依然没有气馁,在简陋的厂房里,他们硬是靠着双手和最初级的皮带车床,生产出了几千个零部件。功夫不负有心人,1960年4月15日,新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8吨载重汽车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1968年,中国第一辆8×8独立悬挂重型越野军车——黄河牌JN252也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的空白。


可以说,黄河牌重型汽车的诞生,是老一代中国重汽人为我国重卡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为重卡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进斯太尔技术 开启中国重型车工业新篇章
历史不会忘记——十年浩劫后,国内重型车发展出现停滞,车型单一、几十年一贯制,使重卡产品远远落后于整个时代。因此,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变落后现状已成当务之急。


此时的重汽人再次主动承担起历史责任和使命,远渡重洋,精心遴选。虽然这个过程几经曲折,但终于在1983年,中国重汽成功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重卡技术,开启了中国重型车工业的新篇章。


经过重汽人的不懈努力,斯太尔一度成为中国重卡的代名词,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重卡市场的主力车型,而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厂家的产品有着斯太尔的基因。


可以说斯太尔技术的引进,不仅实现了国内重卡产品的更新换代,还为我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助推。


坚持“以我为主” 走出一条“引进来”的特色之路
历史不能忘记——中国重汽也曾陷入困境,面临破产危机。不过在困难面前,重汽人并未退缩,再次迎难而上。2000年,经过重组的中国重汽,迎来了浴火重生,顺利实现了“一年扭亏,两年持平,三年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改革获得成功后,重汽的创业激情再次被点燃。2003年,中国重汽展开了与沃尔沃公司的合作,虽然双方在合作模式以及自主生产上存在分歧,仅6年便草草结束了“联姻”,但中国重汽坚持“以我为主”、理性经营的治企理念,让企业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如果说与沃尔沃公司的合作只是中国重汽探寻未来发展之路的一个插曲,那么与曼公司的“喜结连理”,则为重汽未来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7月15日,中国重汽与曼公司正式签订合资协议,获得了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整车制造和发动机等关键总成技术。之后,通过重汽人的不断努力,成功实现了曼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3.jpg


核心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使中国重汽成功抵御了近年来重卡市场销量下挫的危机,并在此过程中快速实现了产品结构转型。今年上半年,中国重汽销售部销车3万多辆,其中牵引车占比从前几年的9%增至42%。在重卡市场格局由工程车向公路车转变的节点,中国重汽能够顺利完成产品结构优化,曼技术的引入功不可没。现在看来,7年前双方谈判虽然艰苦卓绝,但却还给了重汽一个光明的未来。


此次合作中,中国重汽更令人称道的是,它打破了以往合资双方股比50:50的惯例,这种坚持以我为主、实现合作共赢的思路,让中国重汽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合作之路,开创了我国汽车行业对外战略合作的新模式。


实施国际化战略 “走出去”效果显著

走在行业前端的中国重汽,通过“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发展,重汽人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才能解决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


近些年,从简单的卖车到销售服务网络的建立,再到如今当地组装、产能合作的转变,中国重汽实现了海外采购、设计、销售一体化,走出了适合自己特色的国际化道路。如今,中国重汽已连续十二年保持行业出口首位,占全国重卡行业出口总量的39.6%,而且基本实现了出口量占企业总销量三分之一的目标,国际市场的新优势正在建立。

 

4.jpg


对于未来目标,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称:中国重汽将力争使海外市场的销量超过国内市场。


其实这样的目标并不遥远,目前中国重汽的产品已经遍布96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正在向海外高端市场进行布局。可以预见,未来重汽在巩固优势市场的同时,还将借着国家“一带一路”的东风,在全球化时代绚丽的舞台上绽放自己新的光彩。


永不止步 向智能化、新能源领域大步迈进

始终与世界商用车先进水平同步,始终站在国内行业最前列,是中国重汽永恒的目标。如今,面对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核心的产业革命,中国重汽再次做到敢为人先。在中国重汽成立60周年之际,其推出了中国首款“智能卡车”,使中国重汽在卡车智能化领域上再次走到了行业前列。

 

5.jpg


不过,这还不是重汽的终极目标。马纯济表示,中国重汽I代智能卡车只是公司阶段性工作的成果,今后智能化产品还将不断升级和创新发展。未来,重汽在实现车辆智能化的同时,还将推进新能源重卡的进步,继续引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由大变强,进而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

 

6.jpg


回顾中国重汽的发展历程,几度艰辛,几度辉煌。六十年风风雨雨,中国重汽虽历经磨难,却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展望未来,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不断突破的中国重汽必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更高成就,实现更大梦想。我们相信,重新踏上征程的中国重汽,定会无愧于“国之重器”的光荣称号。


                                  

  • 【责任编辑:张东旭】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