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零部件

潍柴三代功勋发动机 同频共振的中国“智造”启示录

日期:2025-10-23     来源:卡车之友网原创     作者:孙广义

黄海之滨,青岛湾畔,10月18日,在青岛举办的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约3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里,近300件展品静默矗立。来自140多个国家的3000名合作伙伴穿梭其间,目光掠过锃亮的钢铁躯壳,最终定格在三台看似平凡却承载着时代重量的发动机上。这是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潍柴动力用三款机型,悄然揭开中国制造业从蹒跚学步到引领变革的壮阔史诗。
 

93.(潍柴改)(卡车之友)(潍柴)潍柴动力三代机同频共振的中国“智造”启示录(给新建)218.jpg

 

在“厚重重工”展区中央展台的最南端,一台铭牌斑驳的6160A发动机就像一位沉默的长者。1976年3月,作为120千瓦发电机组入驻山东临沂国营养殖场的它,在近半个世纪的光阴里见证了两代人的奋斗。2017年12月31日,当潍柴正式宣布该型号停产时,潍柴在临沂养殖场发现了这台依然平稳运行的“老兵”。回购经过简单的清理后,这台年过半百的老机器竟然一次就启动成功,而动力输出却丝毫未见衰减。甚至它的滤芯、油泵仍然保持着70年代的原始状态,调节扳手沉重得需要双手才能转动,增压器在近50年运行后依然完好。这种近乎执拗的可靠性,让它在全球合计销售了10万多台,其中,1万多台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成为早期中国内燃机行业走出去的活化石。
 

93.(潍柴改)(卡车之友)(潍柴)潍柴动力三代机同频共振的中国“智造”启示录(给新建)550.jpg

 

紧邻它展出的WD615发动机则书写着另一个传奇。单一市场占有率75%的数字至今令人惊叹,370多万台的累计销量至今仍在持续增长。《卡车之友网》获悉,展出的这台机器来自吉林的赵云华师傅,自2005年12月购入,十年间运营280万公里无大修,仅更换过线束和机油。这个距离相当于地月往返3.6趟,远超潍柴180万公里的承诺。如今在孟加拉、西班牙等地的矿卡、餐饮车、船舶上,依然能看到这款“永动机”的身影。
 

93.(潍柴改)(卡车之友)(潍柴)潍柴动力三代机同频共振的中国“智造”启示录(给新建)754.jpg

 

而展台最北段的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则代表着中国制造面向未来的答卷。2024年问世的它拥有精密的几何构型、紧凑布局以及“强劲筋骨”,而53.09%的本体热效率指标则具有革命性意义——比市面上一些主流重卡发动机高出近5个百分点。如果全面替换现有的柴油机,我国年碳排放总量可减少9700万吨,相当于种植7亿棵树。对个体用户而言,年行驶20万公里可节省油费10万元,足够支撑一个普通家庭的全年开支。自2020年突破50%热效率大关引发行业震动后,潍柴每年将热效率提升1个百分点,这还不含余热回收装置的纯粹突破,犹如短跑运动员一次次突破人类的极限。
 

93.(潍柴改)(卡车之友)(潍柴)潍柴动力三代机同频共振的中国“智造”启示录(给新建)1037.jpg

 

可以说,现场展示的三台发动机串联起的不仅是潍柴的企业奋斗史,更是中国内燃机行业的进化轨迹。6160A的铸铁身躯铭刻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匠精神,每一个螺栓都承载着“可靠耐用”的执着;WD615则见证着市场经济浪潮下中国制造的攻城略地,它用280万公里无大修的品质赢得了无数卡友的信任;而高热效率发动机则直面碳中和时代的终极命题,用热效率革命重新定义全球行业的标准。它们共同诠释着“可靠”的深层含义——从满足基本使用,到超越用户期待,再到引领文明进程。
 

93.(潍柴改)(卡车之友)(潍柴)潍柴动力三代机同频共振的中国“智造”启示录(给新建)1264.jpg

 

当来自全球的3000名客商抚摸着6160A斑驳的铭牌,凝视高热效率发动机精密的机身时,他们触摸的不仅是中国制造进化的年轮,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价值信仰。从黄海之滨启航的这场对话,终将随着山东重工的产品漂洋过海,在更辽阔的土地上续写关于时间、信任与突破的壮美诗篇。诗篇的深处,跃动着中国内燃机行业从制造到智造最珍贵的灵魂:在效率至上的时代坚守匠心,在急功近利的浪潮中深耕价值,在时代发展的关口勇于担当。
 

三台发动机,三个时代的坐标,共同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价值曲线。真正的“可靠”从来不只是零件的精密咬合、企业对承诺的坚守,更是企业对使命的自觉回应,以及对未来的庄严作答。它仿佛无声地在向世界宣告:中国制造正在完成的,不仅是从追赶到引领的技术跃迁,更是一场从“制造器物”到“塑造标准”、从“满足需求”到“定义未来”的价值革命。


                                  

  • 【责任编辑:徐新建】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原创"的所有稿件、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必需获得本网的书面授权才可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非原创稿件来源于客户供稿或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会尽快移除被控的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