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专栏

今年上半年,国家新能源重卡政策频出,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日期:2025-05-13     来源:卡车之友网原创     作者:张怡文

2024年,中国新能源重卡市场以8.27万辆的销量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仅前3个月,销量已突破3万辆,同比增长175.18%。值得一提的是,如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陕汽等传统重卡强企,在今年一季度的新能源市场,都展现出了强劲实力。在传统货运市场运价低迷、大宗货物运输需求收缩的大背景下,这一成绩显得尤为亮眼。这背后,既有市场对绿色运输的主动选择,更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撑。

 新能源.jpg

 

今年上半年,国家层面及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技术标准、补贴激励到基础设施配套,为新能源重卡行业注入确定性。透过这些政策,我们不仅能看到行业发展的路径规划,更能洞察未来几年中国物流运输领域的变革方向。
 

政策定调:从鼓励探索到强制规范
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新能源重卡发展划定了清晰的时间表:2027年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比达到10%,2035年新能源重卡实现规模化应用。

 2.jpg

 

可以说,这份文件的重要性在于,它首次将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场景从试点示范升级为规模化推广,并明确提出“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的硬性目标。
 

政策风向的转变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技术标准从推荐性转向强制性。3月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国标,要求动力电池必须满足不起火、不爆炸的底线;4月对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的修改,则将电子稳定性制动系统(ESC)、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等智能安全配置列为强制标配。二,政策执行从地方试点转向全国统筹。财政部等三部门在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中,明确75个试点县的中央财政承担比例高达85%-95%,通过中央财政主导打破地方保护壁垒。

 新能源政策(给晓川)(1)768.jpg

 

可以说,政策升级的背后,是新能源重卡技术成熟度的跨越。当续航里程突破500公里、换电模式实现3分钟补能、电池寿命达到100万公里时,政策制定者最终有了推动全面替代的底气。
 

补贴逻辑: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浇灌
从今年3月出台的老旧货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可以清晰的展现出补贴机制的精细化转向。
 

与往年单纯补贴购置不同,新政策将报废高耗能车辆与购置新能源车辆绑定,形成了拆旧换新的闭环。以最高14万元/车的补贴为例,其中既包含提前淘汰国四及以下排放车辆的奖励,又包含购置新能源车辆的激励,这种双向补贴机制有效避免了僵尸车辆骗取补贴的漏洞。
 

更值得关注的是补贴结构的优化。中央与地方9:1的共担机制,既保证政策执行的统一性,又赋予地方灵活的调整空间。

 新能源政策(给晓川)(1)454.jpg

 

例如在云南、甘肃等西部省份,中央承担比例高达95%,而东部地区则为85%,这种的差异化设计既考虑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又防止地方财政压力过大导致的政策悬空。同时,补贴范围首次将天然气重卡纳入,显示出政策对现阶段多元化技术路线的包容。

 

1.jpg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精准施策的效果已初步显现:淘汰3辆国三柴油重卡,置换2辆纯电重卡,加上地方充电补贴,实际购车成本比传统燃油车低15%,五年运营周期可节省燃料费超百万元。当经济账开始算得通,市场自发替代的齿轮也许就真正转动了起来。
 

生态构建:从单兵突进到系统作战
新能源重卡的普及绝非简单的车辆替代,而是一场涉及能源网络、交通基础设施、后市场服务的系统性革命。可以说,今年政策的最大突破,正是跳出就车论车的局限,转向全生态布局。

 3.jpg

 

在能源补给方面,75个县域充换电试点县的推进,瞄准的是车电分离模式在农村物流场景的落地。这些试点不仅建设充电桩,更探索“清洁能源发电+储能+应急保障”复合型能源站实施的可能。
 

在车路协同方面,《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制定自动驾驶车辆编队行驶标准,或意味着新能源重卡将率先搭载V2X通信技术,通过编队行驶降低风阻、提升能效,这背后是5G基站、北斗导航、智慧公路等新基建的同步推进。

 

4.jpg 

最容易被忽视也最至关重要的是后市场体系的搭建。政策明确要求制定动力电池维修、换电服务、电磁兼容性等技术标准,这相当于为行业划定游戏规则。某资深媒体人表示,当电池维修、回收、再制造形成闭环时,用户对新能源重卡残值率的担忧将迎刃而解。
 

写在最后:将视角拉远,或许你会发现新能源重卡政策密集出台的2024年,正是中国物流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政策不再局限于环保压力下的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塑造新的产业形态,通过电动化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智能化提升运输效率、网联化构建智慧物流网络,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货运形象正在被改写,取而代之的则是“零排放、数字化”的新物流时代。
 

截止目前,新能源重卡的推广已进入政策红利与市场动能双轮驱动的新阶段。当政策设计从“给补贴”转向“建生态”,从“定目标”转向“立标准”,这个曾经依赖政策哺育的行业,可以说,正在加速走向自我造血的成熟期。特别是随着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等“国家队”加速新能源重卡研发,未来公路上与“绿”同行注定将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或许到不了2035年,那些穿梭在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重卡车队,就将成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最生动的注脚。


                                  

  • 【责任编辑:徐新建】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原创"的所有稿件、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必需获得本网的书面授权才可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非原创稿件来源于客户供稿或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会尽快移除被控的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